养老机构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规范请查收

2021-08-04 14:15

 

本文提供了养老机构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规范的范围、定义、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出入管理、内部管控、疫情处置等应对管理内容的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养老机构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

定义

突发传染病疫情

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内发生、波及范围广泛,出现大量的病人或死亡病例,其发病率远远超过常年的发病率水平。

缓冲间

进行传染病隔离区中清洁区与潜在污染区之间、潜在污染区与污染区之间设立的两侧均有门的小室,为医护人员的准备间。

疫情防控

按照疫病发生和发展的情况,及早发现病例,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和蔓延,控制疾病传播,减少疫病感染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

隔离观察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或在接收安置新入院老人过程中,将疑似病原携带者或有潜在传染病危险的老人安置在指定的地点与健康人群分开,便于观察、治疗和护理,以减少或防止传染病传播的机会,有利于防止传染病的蔓延,以达到保护易感人群的目的。

组织管理

管理要求

应成立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在上级民政部门和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并接受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见图1。

 

图1 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流程图

养老机构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组织结构,见图2。

 

图2 养老机构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组织结构图

1机构最高领导人为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疫情防控工作的责任人;

2、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传染病防控工作,包括防控健康教育、疫情报告、贯彻落实上级政府组织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等,落实相应的传染病疫情控制处置措施。

3、根据养老机构新生疫情,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准确做出判断、指挥到位。

4、 决定应急预案的启动与终止,领导、组织、协调、指挥传染病应急处置工作。

5、 建立机构、部门、老人、家属四级防控联系网,确保监测预警与信息上报工作及时准确。

6、 掌握属地民政、卫生、就近定点医疗机构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7、 保障老人、职工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将疫情造成损失降到最低。

疫情防控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1、全面负责机构疫情防控组织领导、应急队伍和资源的调动,开展疫情排查、消毒隔离、医疗救治、保障供给、督查督办等工作。

2、 全面督导各部门疫情防控监测、调查、分析、处理、实施,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3、完善机构物资储备和使用保障供应,确保机构防护物资统筹管理。

4、建立机构疫情防控制度、职责、流程,组织会议、讨论决策、提出措施、组织实施、依法防控。

5、及时、准确做好养老机构全员疫情防控技术培训和风险防控专业技术咨询。

6、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规章制度,划片分区、责任到人、坚守工作岗位。

7、做好各部门疫情防控监督考核及防控制度、职责、标准落实情况。

8、督导隔离区、老人居室、各功能室、公共区域的消杀防控工作,确保各区域干净、整洁、舒适、空气新鲜、无异味。

应急工作小组

1、 协调联络组:由行政院长任组长,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行政及院感相关人员为成员,职责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

 

a) 做好机构疑似传染病筛查、上报、隔离消毒、转院诊治、医疗废弃物收集及处理的统计、汇总;

b) 及时向主管部门上报机构疫情防控监测结果,填报疫情防控、疑似信息监测表;

c) 配合防控应急领导组,做好养老机构疫情防控管理、物资保障、效果评价;

d) 做好社会舆论的应对、信息发布和对外接待、协调等工作。


 

2、日常防护组,由分管业务副院长任组长,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卫生技术人员为成员(无卫生技术人员的机构,在属地卫生健康委员会或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指导下开展工作),职责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

 

a) 机构集中养护老人和职工的健康监测、隔离观察区人员动态监测、卫生消毒处置;

b) 老人日常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心理慰藉、预防保健和新接收老人入院安置、隔离观察、转院治疗;

c) 在生活区有序开展康养服务,安全质量到位,配合宣传培训组做好老人健康宣教。


 

3、后勤保障组,由分管业务副院长任组长,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后勤人员为成员,职责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

 

a) 负责传染病疫情发生期间生活物资供应、应急物资的保障供给、消防安全、设施设备运行、餐饮配送、洗涤保洁、环境消毒及车辆、安保等后勤保障服务;

b) 应急物品、药品及防护物资采购、储备;

c) 接收物资捐赠、入库等后勤管理工作。


 

4 、宣传培训组,由分管业务副院长任组长,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行政办公人员为成员,职责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

 

a) 积极配合防控领导组,评估机构内全员疫情防控知识需求,制定疫情防控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b) 做好机构内职工传染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突发疫情疾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和业务培训;

c) 在属地民政、卫生、疾控部门指导下,联合定点医院做好机构疫情处置和健康宣教工作。

 

制度建设

1、应在属地民政、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制定相关制度,包括但不限于:

 

a) 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

b)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c) 隔离观察区工作制度;

d) 人员出入院管理制度;

e) 职工健康管理制度;

f) 消毒制度;

g) 分餐制度;

h) 老人就医登记、追踪、返院制度;

i) 值班制度;

j) 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2、实行24 h应急值班制度,及时上报各类信息。

出入管理

1、总体要求

 

1 启动疫情防控程序,所有人员按疫情等级做好个人防护,根据疫情流行病学案例,合理确定、安排防控场所、人员和物资。

2 按养老机构人流量,迅速确定开放通道的数量和位置,安排单通道岀入,预留备用安全通道。

3 加强疫情防控宣传、教育、管理,采用多种方式向老人、家属、员工发布官方相关通知。

4 在养老机构主要出入口和网站,张贴、发布疫情防控要求和出入管控告示。

5 限制人员流动,实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策略,原则上取消探视,严格执行 24小时门禁。

6 严禁快递、外卖、有疫情疑似症状、疫区逗留、接触疫区等不必要人员进入。

7 加强门卫值班、人员限流、进岀管控,建立岀入人员管理登记本(参见附录D),安排专人出入测量疫情相关指标并记录。

8 老人生活用物专人收送,常用药物由机构或家属委托代购,用75%酒精消毒外包装,禁止家属送餐、送物。

9 非本机构人员进入,实名登记身份、行程史、来意、是否有疫区接触史及联系方式等信息。

10 无疫情机构参照国家、政府和属地管理部门疫情防控工作指导意见低风险地区采取防控措施。


 

2、人员管理

 

1 严格遵守防控制度,凭健康码按指定区域、路线、通道出入,每日按时上报健康数据。

2 减少外出,采购或外出办事,做好防护,避免出入密集场所、聚会、聚餐。

3 用步行、单车、私家车上下班,尽量不乘公交车。

4 须乘公交车时,全程戴口罩、分散距离,避免触摸车上物品。

5 电梯内戴口罩、不交谈,用避污纸按开关,手不接触按钮。

6 低楼层人员应走楼梯,不触摸扶手,接触后立即洗手。

7 办事返回要测试体温、消毒手,更换衣、帽、口罩等。

8 老人无特殊情况禁止请假、外出、探视。

9 自理老人不得随意串动、聚集聊天、活动、就餐。


 

3、车辆管理

 

1 单位公车由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派遣使用,应在指定位置消毒并停放。

2 非特需车辆一律不得进入机构,职工车辆应在指定位置消毒后可进入。

3 特需车辆主要包括: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清运车辆。特需车辆应通过指定路线,在指定地点, 由指定人员进行“不接触”接洽交接,并做好消杀防护措施。

 

内部管控

1、隔离观察区管理

 

1 养老机构参照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设置隔离观察区,配备相应医护、生活防护物资。

2 隔离观察区设在独立、通风、下风向处,独立洗漱、卫生间。

3 遵循“三区二通道”原则,明确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的划分,三区无交叉,分别设置工作人员和老人通道。

4 尽量单人单间,专人护理,按时通风、换气、消毒,有条件的设消毒室、缓冲间。

5 各区域通道界限清楚,标识明显,降低人员密度。

6 张贴引导标识、防护用品穿脱流程图、进岀路线,全面防控。

7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阻断传播途径、降低人员感染风险。

8 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釆取接触隔离、飞沫隔离和空气隔离等措施。


 

2、安全防护与清洁消毒

 

1 严格落实机构公共设施、水、暖、电检查维修、清洁消毒,确保人员、环境防控安全。

2 公共密集区严格消毒,门厅、电梯、楼道、走廊、卫生间等公用按钮、开关、水龙头、门把手擦拭消毒、使用避污纸。

3 在各出入通道区域、部门等重要位置定岗、排查、登记、消毒、设废弃口罩容器。

4 在岗人员严格执行疫情指标监测,正确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保障自身安全。

5 疫情应急防控各组参与清洁消毒人员,密切配合,熟悉机构清洁消毒工作流程。

6 进行清洁消毒操作时,衣帽整洁、戴口罩、一次性橡胶手套,操作前后勤消毒、按七步法洗手, 见图3。

 

图3 七步洗手法

7 居室紫外线消毒时,注意做好老人防护,避免灼伤眼部和皮肤。

8 有呼吸道疾病、哮喘老人,减少含氯剂喷撒和擦拭消毒浓度。

9 隔离观察老人转诊后,房间、床单位、物品进行彻底的终末消毒。

10 养老机构参照WS/T367,进行清洁消毒工作,消毒方法和范围参见附录A。

 

3、环境管理

 

1 按养老机构总体布局,做内外环境、楼层、居室、电梯、开放通道的管控。

2 设立老人、员工/物资、污染物运送三通道。

3 合理使用各区域设施设备,防止交叉感染,保持通风、换气、消毒。

4 办公区、老人居室环境清洁,每日至少开窗通风3次,每次30分钟以上。

5 专人负责对水源、电梯、按钮、门把手、卫生间、洗手池、浴室的消毒。

6 宜使用独立空调,如需使用中央空调,通风清洗、消毒,需参考《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指南》,采取防控措施。

7 若采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注意室内温湿度,注意老人保暖。


 

4、护理管理

 

1 保持居室、床单位整洁、舒适、安全、空气新鲜、无异味,通风时注意老人保暖、避免着凉。

2 老人尽量房间用餐、减少出入、人员流动,避免交叉感染。

3 餐具、水杯、毛巾、通讯设备,统一管理、清洁、消毒、定点放置。

4 按时居室巡查,每日晨起测量体温1次,如有不适,及时按疫情防控处理。

5 老人被褥每周翻晒1次,达到阳光紫外线照射消毒。

6 每日按表C.1和表D.6方法和要求对老人居室的地面、窗台、床头柜、床围栏等擦拭消毒。

7 指导老人餐前、便后勤洗手,如厕后坐便器及时冲洗、消毒。

8 做好老人血压、血糖监测、规律用药、慢性病指导;

9 协助老人做好头面部、口腔、手、全身沐浴等清洁卫生。

10 加强老年人心理调节和正面引导,为老年人提供电视、广播、阅读等文化娱乐服务。

11 利用电话、网络等为老人提供与亲友间的亲情沟通,缓解老人不良情绪,引导其保持正常生活。


 

5、员工管理

 

1 暂停指纹考勤,做好个人防护和环境维护,隔离区工作人员尽量安排在机构内分散居住。

2 减少聚集性会议、学习、交班等,釆用微信或视频会议在线沟通,降低机构内交叉感染。

3 专人负责员工健康数据监测、上报,若出现疫情症状,应立即停止工作,到定点医院就诊排查。

4 办公室、护士站最好设挡板,交流、讨论时保持安全距离。


 

6、餐饮管理

 

1 餐饮人员注意个人防护,加强个人卫生,衣帽干净、整洁、按图3七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

2 确保老人三餐饮食丰富、营养均衡。

3 餐具洗涤、消毒严格执行“一洗、二涮、三冲、四消毒、五保洁”。

4 餐厨用具分类存放、保持干燥、清洁,防污染。

5 食材加工区、储存间、就餐区保持干净、整洁、无污染。

6 对就餐者测试相关指标,有流行病史发热人员,禁入餐厅。见图4。

7 实行错峰就餐、避免面对面就坐,缩短用餐时间,每餐结束后,开窗通风、清洁消毒,保持餐厅空气新鲜。

 

图4 就餐流程图


 

7、废弃物分类和管理

 

1 机构法定代表人是废弃物分类和管理第一责任人,废弃物产生具体部门和操作人是直接责任人。

2 按属地主管部门要求,依法申报医疗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和处置等情况。

3 医养结合机构,严格落实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和管理计划备案要求。

4 加强机构医疗、生活废弃物源头管理,规范分类、清晰流程,形成分类投放、收集、贮存、转运管理模式,检查结果可纳入绩效考核。

5 规范废物贮存场所(设施)管理,医护废物和生活垃圾不应混放或露天存放。

6 隔离观察区和常规区域产生的生活垃圾与医护废弃物,由专人区别管理。

7 每日由专人统一消毒(参照WS/T367)处理后,委托第三方机构定时收集、转运,交接资料需保存3年。


 

疫情处置

1、基本原则

 

1 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指导、及时救治”的原则,做到人人参与、齐抓共管、责任到人。

2 全员树立正确疫情认识理念、科学预防、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 监测预警与信息上报及时、准确,保障疫情疑似老人及时救治与隔离。

4 分级联防联控,确保养老机构突发疫情中人力资源、物资落实到位。


 

2、请假返岗或新入人员处置(见图5)

 

1 老人出现慢性基础病时,不建议外出就医,可通过电话、线上咨询医护人员,在其指导下用药。

2 出现呼吸道、消化道、无流行病史的老人,按一般隔离观察治疗、护理,待疾病恢复后,返回生活区。

3 老人突发疾病时,机构、家属协商一致,拨打120急救电话,由家属陪同老人就医,必要时养老机构派值班人员协助随同。

4 老人治愈返回养老机构时,按疫情隔离观察期观察、无异常后转回生活区。

5 老人请假外出者,返回时按疫情要求观察期隔离,无异常后返回生活区。

6 无人照料急需入住老人,按入住要求提供近期体检报告或病历及其他资料,需按疫情观察期隔离,无异常后方可入住。

7 返岗工作人员,需进行详细的信息录入,了解是否去过疫区、接触过疑似或确诊病例,居住环境周围是否有聚集性发病,经排查无异常的,按疫情防控观察期隔离后方可上岗。

8 观察期间,每日监测疫情相关指标,有可疑症状,按政府疫情处置要求上报疫情防控部门筛查处理。

 

图5 请假、新入老人返回机构处置流程图


 

3、疑似病例的处置

 

1 对疑似病例的甄别和隔离,做到简、短、快、准。

2 有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症状者,做好呼吸道隔离。

3 有上吐下泻、里急后重的消化道症状者,做好消化道隔离,消化道疾病应强调用具、排泄物、呕吐物的消毒和接触后洗手。

4 夏季严格昆虫、蚊蝇的消杀、隔离工作,防止昆虫感染。

5 指导老人学会避污纸的使用,勤洗手,做好消毒隔离。

6 按不同疫情,对隔离老人的症状、体征,做好观察和记录。

7 每天早晚测量体温各1次并记录、上报。

8 做好老人心理疏导,缓解恐惧、焦虑情绪,树立战胜疾病信心;必要时每日和家属视频、电话沟通,缓解老人思念之情。

9 注重倾听、共情,正常化、鼓励、积极建议等基本咨询技巧的使用,多采取稳定情绪的心理干预策略。

10 隔离期结束,老人无异常后转回生活区,做好环境终末清洁、消毒处理。


 

4、确诊病例的处置

 

1 密切观察老人身体健康状况,出现传染病疑似症状者,及时联系定点医院就诊。

2 老人转院时,按医疗机构要求做好防护工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