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伴随促进共同富裕这一重大战略任务部署渐次展开,养老产业也迈入了新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十四五规划、社区居家养老、家庭养老床位、农村养老、养老综合监管、普惠型养老、康养国家队等等一度成为2021年度行业热词。本期盘点这一年影响养老产业的那些事。
1
热点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点击阅读全文)
在2021年养老热点事件中,十四五规划师当之无愧的“C位”“主咖”。规划在“第四十五章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第三节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中,用542字的篇幅为全党全国全社会指明了十四五期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方向、目标、任务。原文摘录如下:
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推进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推动专业机构服务向社区延伸,整合利用存量资源发展社区嵌入式
可以这样说,十四五规划中关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阐述,是指南针、是风向标,是中央在养老领域作出的最权威、最全面和最系统的部署,其中的每一句话都简短有力,都是一项项要具体落实的工作。
众所周知,养老服务工作历来是民政部门的重要工作领域之一,历次的民政事业规划都对养老服务工作作出了专门阐述。《“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中,专门用一章内容阐述“全要素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中彰显新作为”。可以说,这份规划中关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容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涉及养老领域内容的细化,是一脉相承的,更具有实操性。
民政事业规划中,对建设养老服务体系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作出了系统安排。规划明确指出新时期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即“适应人口老龄化社会需求,持续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强化信用为基础、质量为保障、放权与监管并重的服务管理体系,优化供给结构、提升服务质量,有效强化基本养老服务,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并部署了优化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网络、壮大养老服务产业、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综合监管水平等方面的20项具体任务。
3.三部委联合印发《“十四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1年6月17日,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国家卫健委联合印发关于印发《“十四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社会〔2021〕895号),《实施方案》是为推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扩大养老托育服务有效供给,提升服务质量,完善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要求制定的。
《方案》聚焦“一老一小”领域,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四大建设任务,其中,关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案》里提出三项具体工作:
一是建设连锁化、标准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提供失能照护以及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行等服务。
二是建设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提升护理能力和消防安全能力,强化对失能失智特困老年人的兜底保障。
三是扩大普惠性养老服务供给,支持培训疗养机构改革转型发展养老,支持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
如果说十四五规划中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阐述是中央在年初发布的“动员令”,那么11月18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则是在年尾吹响了“冲锋号”。《意见》主要是针对当前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作出了一些重大安排。意见主要从五大方面提出要求:系统谋划、综合施策;制定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开展老年口腔健康等专项行动;将
2021年10月12日,民政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组织实施2021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的通知》(民办函〔2021〕64号),《通知》确定北京市朝阳区等42个地区实施2021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并给予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推动项目地区以项目实施为契机,整体撬动和推进本地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形成符合本地实际的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探索建立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制度机制,对周边地区起到辐射带动效应,为实现2035年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战略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可以看做是前几年实施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的升级版,也是今年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领域最重磅、最直接的扶持政策。
作为最严格的监管方式,《指导意见》突出了两个亮点:
一是建立了新型监管机制。《意见》确立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作为养老机构
二是深化了跨部门协同监管。《意见》明确了跨部门双随机联合监管机制,强化了
为有效防范养老机构采取会员卡、预付费等方式收取大额费用带来的非法集资风险,今年5月,江西省民政厅等5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养老机构预付费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这是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最新举措,为养老机构戴上“紧箍”,护航老年人合法权益和晚年幸福。
2
热点新闻
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承德市考察期间,来到高新区滨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就养老服务开展实地调研。在承德高新区滨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察看信息化平台、适老化改造等项目,详细询问服务范围、救助方式等事项。
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举措。“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多项举措,包括“整合利用存量资源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积极发展农村互助幸福院等互助性养老”等。总书记在此次考察时强调,“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为发展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指明方向。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推进养老产业发展,科学界定养老产业统计范围,准确反映养老产业发展状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养老产业的决策部署,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为基础,制定本分类。
部分示例,了解全部详情点击蓝色标题
本分类将养老产业范围确定为:养老照护服务,老年医疗卫生服务,老年健康促进与社会参与,老年社会保障,养老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源服务,养老金融服务,养老科技和智慧养老服务,养老公共管理,其他养老服务,老年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老年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和租赁,养老设施建设等12个大类。本分类反映了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养老及相关产品供给现状,也为即将进军养老产业的投资人提供了指南。
国家卫健委10月15日发布2020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6402万人,占总人口的18.70%;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9064万人,占总人口的13.50%;全国老年人口抚养比为19.70%,比2010年提高7.80个百分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老年人口规模庞大。全国31个省份中,有16个省份的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了500万人,其中有6个省份的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了1000万人。
(2)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与2010年相比,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分别增加8637万人、718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5.44个百分点、4.63个百分点。
(3)老龄化水平城乡差异明显。乡村的老龄化水平明显高于城镇。乡村60周岁及以上、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乡村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23.81%、17.72%,比城镇60周岁及以上、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比重分别高出7.99个百分点、6.61个百分点。
(4)老年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在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拥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为13.90%,比2010年提高了4.98个百分点。
(5)低龄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比重过半。在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60到69周岁的低龄老年人口14740万人,占比为55.83%;70到79周岁老年人口8082万人,占比为30.61%;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580万人,占比为13.56%。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2021年,民政部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高规格举办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历时半年之久,3.4万名养老护理员同场竞技,通过全国454场地市赛、32场省级选拔赛,128人获得全国决赛入场券,书写了新时代养老护理人才的职业风采。
本次大赛是我国养老服务领域竞赛规格最高、参与人数最多、技能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的职业技能大赛,是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进程中一件强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大事,是国家层面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标志性品牌。大赛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历经454场地市选拔赛、32场省级选拔赛,128名优秀选手从3.4万名养老护理员中脱颖而出。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建,激发了广大养老护理员“学技术、练本领、比技能”热潮,推动全社会了解关心支持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有效提升了养老护理员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同度。
以大赛为契机,各地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人才政策体系,全国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与此同时,今年民政部和江苏省政府合作,支持南京中医药大学建设养老服务管理学院,开启部省协同高起点引领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实习实训、政策研究的创新模式。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建,这是全国养老服务领域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明确信号。
11月15日,山东省民政厅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农村养老工作的指导意见》。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农村60岁以及以上老年人的比重为23.81%,比城镇高出7.99个百分点,表明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远高于城镇。去年11月,国家民政部在江西南昌召开全国农村养老服务推进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农村养老服务的发展思路和推进措施。围绕贯彻国家部署要求,山东省民政厅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形成了《意见》初稿,《意见》提出推进农村养老的27条具体措施。主要内容如下:
意见从五个方面的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一是完善特困老年人供养服务制度,确保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老年人实现应养尽养、愿进全进。二是落实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制度,确保规范及时足额发放。三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经济困难、计划生育特殊家庭重度失能老年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托养服务。四是健全留守老年人巡访关爱制度,逐一明确帮包责任人,落实关爱服务措施。五是加快推进城乡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要求2025年底前16市全面建立制度。
鼓励大力发展互助养老服务。一是支持农村幸福院完善服务功能,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单独或依托农村幸福院建设助老食堂。二是充分利用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卫生医疗机构、社会工作站、养老服务机构等阵地平台,以高龄、独居、失能、留守老年人为重点,实施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三是支持公益慈善组织开展定向募捐、慈善信托等公益慈善活动,实施扶老助老服务项目。
近段时间,“家庭养老床位”成为老年人和行业关注焦点。“发展家庭养老床位”已经纳入《“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这是第一次在五年规划中提出“发展家庭养老床位”的要求,并成为规划亮点。目前,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杭州、苏州、成都等多地试点“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模式。
(1)北京为解决深度老龄化和空间资源紧张矛盾,从2019年开始试行家庭养老护理床,创新护理管理人员岗位,为签约家庭养老床位的老人提供个性化的一站式服务,为老人养老需求进行针对性服务。
(2)苏州在家庭养老床位服务的基础上,从去年开始,推出夜间项目,依靠服务机构,在夜间时间提供起居照顾、精神护理、紧急处理基础服务,以及个人卫生、饮食护理、临床护理等个性化服务,为高龄独居老人填补夜间护理的空白。
(3)青岛从去年七月开始,家庭养老床位服务一上市就受到老年人的欢迎。一般养老机构每月的费用约为6000元,在家庭养老床位签约后,每月花销不到2000元。回来后可以节省一半的钱,小病不用外出,和养老院一样。这种养老方式既省钱、又放心。
(4)南京:“五化”模式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2016年11月,南京市入选第一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探索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并于2017年在全市正式推广。目前,已建成家庭养老床位5701张。在家庭养老床位建设中,南京坚持“五化”做法。
3
企业/项目动态
7月10日,首届中国养老产业投资与发展论坛在京举行。与此同时,“康养国家队”——中康养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康投”)于当日正式亮相。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强统筹协调,强化部门协作。中央企业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第一方阵率先响应行动。为提供“质量有保证、价格可接受”的品质康养服务,加快推进培训疗养机构改革,推动康养资产、适老化建设、医疗健康、养老保险等优质资源形成合力,中国诚通、铁建地产、中国国药、大家保险四家企业联合打造了一支康养产业“国家队”,助力中国特色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中康投应势而生。
8月27日,苏州康养集团完成工商注册,首期资本金10亿,9月11日正式揭牌,是继“国家康养队”之后成立的市属国有养老企业,未来各地成立区域国有养老企业有可能成为趋势。“十四五”期间投资总额目标50亿元,管理床位目标1.7万张,目前已与13家企业完成意向签约。
5月29日上午,健康中国 悦在华润——华润置地悦年华颐养社区&悦年华南宁康复医院开业仪式在社区健康生活馆正式启幕,标志着华润置地康养首个医养结合的大型CCRC社区和南宁首个康复专业医院正式入市,开启了华润置地康养业务发展新的里程碑。
10月15日,路劲·隽芳华长者社区会所开放,该项目是路劲集团布局养老产业的首个落地项目。项目位于上海市松江区小昆山镇,占地面积约4万㎡,计容建面约8万㎡,总建筑面积约11万㎡,项目由活力公寓、养护中心、商业街、会所部分组成,其中活力公寓分两期开发,一期364户,二期455户,养护中心可居住近300名长者。
10月29日上午,经过近一年试运营后,太保家园成都颐养社区与大理乐养社区同步举行开业仪式,这是太保首次开业的养老社区。太保家园分为颐养、乐养和康养3条产品线,目前已在全国布局7个城市,8个项目,此次开业的两项目分别是太保颐养和乐养产品的落地。
港资瞄准内地养老市场,中国投资开发是以股权投资为主的港资上市公司,近日与中置盛京养老产业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意向书,未来将协助中置盛京养老产业上市融资。
7月15日,饿了么与西城区民政部门共同搭建了专门服务老年人的“数字助餐”服务模式。该模式3月在西城区6家驿站启动试点,并计划在8月覆盖至西城区内所有驿站。
12月25日,泰康之家·豫园体验馆开馆仪式暨享老新生活发布会在河南郑州隆重举办。泰康之家·豫园是在河南省内落地的首个大规模、全功能、国际标准的高品质医养融合养老社区。泰康之家·豫园以“活力养老、文化养老、健康养老、科技养老”为核心特色,打造中原地区具有养老产业标杆意义的旗舰精品医养社区,将有效纾解河南人口大省的养老压力,为中原地区长辈和家庭提供全新的养老生活选择,为河南养老产业开创新模式